中国档案报 2018-05-03
2018年全国两会首次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内中央大厅北侧开设了“委员通道”。在这条20多米长的通道上,来自不同界别、不同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直面记者,回答社会热点话题。在3月10日开启的第二场“委员通道”上,出现了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的身影。
从事教育37年、作为孩子们最喜欢的“欢校(长)”,王欢把她对于小学教育的思考带到了今年的全国两会上。她递交的提案之一就是《育家国情怀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础教育落地生根》。
“家国情怀”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,是对国家富强、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。它是一种对自己国家具有高度认同感、归属感、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,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。王欢对记者说:“树立家国情怀的过程,是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传承的过程,也是给孩子注入发展的内驱力、让孩子筑梦立志的过程。中国梦就是要靠那些有着家国情怀、认同中国发展方向和目标的人去实现。强化家国情怀,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要从孩子抓起。因为有了这种情怀,孩子就能主动学习,主动探究。”
王欢介绍说:“除了把家国情怀的教育融入课堂,还要融入孩子们的实践活动。在史家小学,老师会定期带孩子们走出课堂,去参观各种展览,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”
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家综合档案馆“五位一体”功能定位之一。各级各类档案馆的丰富馆藏留下了华夏文明的灿烂印记,记载了民族复兴的光荣历史,这些内容出现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展览中,会以其原始性、真实性、生动性,触动孩子们质朴的心灵。
对此,王欢建议:“档案部门要利用资源优势,充分发挥档案的育人价值。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要讲好档案背后的故事,要将档案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展示出来,挖掘档案与学科教育之间的天然联系,为从小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贡献力量。”
在采访中,王欢表示:“这次采访给了我启发,我觉得,在以后设计编写教材的过程中,专家、学者们也应该去档案馆参观展览、查阅资料。”她又补充道:“目前,许多人对档案馆的社会化功能认识不够,总以为那里只负责文件资料的归档,是个特别严谨、相对封闭和保密的地方。所以你们要加大‘开放的档案馆’的宣传力度,让人们意识到档案馆和博物馆一样具有开放功能。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也可以走进学校,对学生进行一些课外辅导。打开‘大门’,档案工作人员走出来,我们走进去。这对孩子们的成长很有益。”
原载于《中国档案报》2018年3月22日 总第3196期 第一版